划分朝鲜与韩国的那条三八线,到底是怎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那么你一定听过这样一条线——“三八线”。

所谓的“三八线”,指的是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在二战末期,这条线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临时分界线,即北方是苏联的受降区,南方是美国的受降区。

年日本投降后,这条“三八线”也就成了南朝鲜和北朝鲜两个政权的临时分界线。

朝鲜战争结束后,韩朝双方又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为南北军事分界线,规定其两侧各两公里的范围内为非军事区(宽4公里,长公里)。

虽然此时“三八线”的面积有所扩大,但人们也习惯地将其称之为“三八线”。

所以从这里来看,“三八线”实际上就是划分朝鲜和韩国的一条分界线而已。可问题是,这条线是怎么来的呢?是何人所画?我们本文一起来看一下!

“三八线”的划分背景

年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的协调委员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商讨在朝鲜接受日军投降的相关问题,包括如何不让苏联在远东战果上占到便宜,以及如何能够确保美国的利益等等。

而关于朝鲜半岛,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的确想独自占领朝鲜,但可惜自己的兵力展开速度跟不上,登陆朝鲜就不能及时登陆全日本。

但其实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杜鲁门的托词罢了,真实的情况是,日军在太平洋诸岛的防御战打得非常顽强,美军虽然装备精良,但还是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比如在塞班岛战役中,美国就损失了2万余人;在硫磺岛战役中,又损失了2万;冲绳岛战役更惨,死伤4万余人,就连进攻部队的司令官‘布克纳尔’中将也被炸死了。

所以面对日军的顽强凶悍,美国人一直以来都头疼不已,他们根本不知道如果再继续这样打下去的话,还会再死多少美国大兵。

仅仅是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搞的登陆日本九州的“奥林匹克作战计划”,其预计伤亡就多达万人,更别说朝鲜和中国东北还是经过日本人经营数十年的坚固壁垒了。

据记载,当时日本驻扎在朝鲜的正规军,就多达20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万人的预备役。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日本甚至还打算放弃本土,迁国于满洲和朝鲜,抗战到底。

所以你说,这个仗该怎么打?

此时的罗斯福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他才想要拉上苏联一起,参加对日作战以承担伤亡,从而好让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这在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会议——雅塔尔会议。这个会议,美其名曰是谈论欧洲战后的重组问题,但其实就是一场典型的“分赃会议”。

不过随着苏军的不断胜利,日军的不断溃败,罗斯福终于坐不住了!

原本以为日军及其政府即便是失守本土,也会迁都朝鲜或者是满洲,继续抵抗,但谁知道,日本关东军在苏军的猛烈进攻下,一溃千里,日本政府匆忙乞降。

这时候,美国人才知道自己失算了。

在紧急会议上,助理国务卿‘邓恩’提出:“美军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该尽可能地向北推进”。

但国防部长马歇尔的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却指出:此时美军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等各种因素,赶在苏军前面抢占朝鲜已经不现实了。

既然这样,那就索性制定一个既能满足美国政治意愿及利益诉求,且又能够符合现在军事状况的折中方案。

于是,陆军助理部长‘麦克洛伊’便让‘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在30分钟内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至于“被苏联拒绝”的分界线。

“三八线”正式诞生

搞笑的是,这个名叫‘腊斯克’的上校参谋在这之前并没有去过朝鲜,但他此时却要在30分钟内决定一个文明史远比自己祖国还要悠久十余倍的古国命运,真是让人觉得滑稽。

腊斯克望着朝鲜半岛的地图,一筹莫展。他在地图上找来找去,始终找不到划界的依据,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时间到了,腊斯克必须给上司一个交代,于是,紧张得满头大汗的腊斯克便用红铅笔和尺子在横贯朝鲜中部的北纬三十八度线上画了一条直线!

就这样,这条世界战争史上大名鼎鼎的“三八线”,就此诞生了。

很显然,这不是一条深思熟虑后的分界线,而是一个美军上校参谋在仅仅30分钟内匆匆画出来的。他仅用一支铅笔,就草率地决定了有着年文明史、几千万人口的朝鲜的命运。

对于美国和苏联来说,这也许就是它们两国利益的分界线;但对于朝鲜人民来说,这却是一条国度与感情的分界线。这条线的出现,注定了原本统一的国度和无数的血缘亲情都将被隔断,以至于很多史学家都将其称之为是——血线。

年8月15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而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次日,斯大林便对此作出了回复:“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而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斯大林也没有提出相关的意义。看得出来,斯大林对这样的界限划分是认同的。

随后,苏军马上加强攻势,开始抢占朝鲜北部地区。

不合理的“三八线”

这一条仅用了30分钟就确定下来的“三八线”,就这样被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就此被明确的规定了下来。

年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军第七步兵师在仁川登陆,开始对“三八线”以南地区实行军事占领。苏军则控制着三八线以北地区。

这看似是合理的划分,实际却是极其不合理的!

通过地图我们不难发现,这条“三八线”斜穿过朝鲜半岛,总长度多公里,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朝鲜半岛上的崇山峻岭,穿过18条小路、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

“三八线”以南的农业人口占到三分之一,基本上是农业区,历来都为全国提供粮食。而“三八线”以北地区,则拥有发达的水电资源,全国大部分的轻重工业都分布在北方,其产出的产品则用来支援南部的农业经济。

这也就是说,当时朝鲜半岛上的南北经济都需要互相帮助,很难做到自给自足。所以,就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上来说,这条“三八线”的设计,无疑是很不合理的。

名为分界线,实为“侵略”线

此外,这条“三八线”,美其名曰是为了“受降”,但实际上,这是一条典型的“侵略”线。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对于美国来说,这条“三八线”的真正含义就是要阻止苏联利用参加对日作战的机会,来控制整个朝鲜。因为这样一来的话,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势必会受到影响。

而对于苏联来说也是如此,斯大林接受美国以“三八线”为分界线的方案,也有自己的政治意义和战略考虑。

当然了,按照当时的军事态势来看,苏联方面完全可以硬气一些,提出个“三七线”,或者是“三六线”,甚至是更南的一条线作为军事分界线,而美国从实际考虑的话,也很有可能会接受苏联给出的提议。

但斯大林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美国以“三八线”为分界线的提议,这背后的原因,不得不让人怀疑。

众所周知,在二战后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已经出现了分庭抗礼的趋势,都想老大,而这条“三八线”的划定,则为日后美苏两国在远东和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八线”,实际上就是日后形成的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世界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朝鲜半岛对垒的“楚河汉界”。

关于“朝鲜战争”的好书推荐

文章看到这里,差不多就该结束了!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近代战争史上这条著名的“三八线”的简单概述了。

当然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推荐大家去读一下李峰老师写的《决战朝鲜》和美国著名的政论家‘约瑟夫·古尔登’写的《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这两本书。

首先来说《决战朝鲜》!

这部书全景式再现了朝鲜战争历史命运。全书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的成因、决策过程、五次战争及板门店停战谈判等重大事件。

此外,我们推荐的这一版在原有精彩内容基础上,还新增了百余幅朝鲜战争历史照片,给广大读者以极强的历史代入感。

今天,我就将它推荐给你,厚厚的两大本,原价88元,现在双十一活动价仅需79元就能拿下,也就一杯咖啡钱而已。

喜欢的读者,可以直接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此外,还有这本《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也值得我们一读!这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而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

在这部书中,作者充分利用了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鲜战争的官方档案,还采访了众多当事人和知情人,经过精准的梳理和敏锐的把握,才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

所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朝鲜战争”的话,这套书,绝对不容错过!

以上两套书还不到元,也就一顿饭钱而已,喜欢的读者,可以点击上方链接购买哦!

本文参考文献:《决战朝鲜》、《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三八线与十七度线——朝战和越战期间中美信息沟通比较研究》、《“三八线”是怎样产生的?》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