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叫韩信,实打实的韩国贵族,一心追随刘
音频版《秦汉三国五百年》!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封了两个韩信为诸侯王,名气不大的那个来头不小,他是原韩国国君韩襄王的孙子。也就是凭借这身贵族血脉,在秦末汉初的乱世之中,韩信赚下了一席之地。
陈胜战死以后,项梁成为天下起义军的扛把子,为了让自己的事业名正言顺,他把原楚怀王的孙子立为楚怀王,作为名义领导。项梁这么做完全是顺势而为的,因为在此之前,燕国、齐国、赵国和魏国,都打起了怀旧大旗,各自立了新王。
这时候,张良同刘邦一道,投奔了项梁。张良本是韩国贵族,一心想恢复韩国大业,眼瞅着另五个国家都雄起了,张良心里着急啊!他知道自己实力不够,就鼓动项梁,应该拥立一个韩王,作为楚国的帮手。项梁很是老大做派,就找了一个韩国贵族韩成,立为韩王,张良则做了韩国的相国。
项梁去世以后,韩王成投奔了楚怀王,刘邦奉命西进直奔咸阳,张良带着韩国的人马与刘邦合并,然后就找到了这个韩信,委任他为将军,让他率领韩国部队,协同刘邦一起杀进咸阳。
韩信是真把刘邦当老大了,刘邦被封为汉王以后,要带兵进入汉中,韩信就找到了他,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
项羽把他自己的人封到好地方,把您封到偏远的蜀地,这明显是欺负人了。您的手下都是东方人,不习惯西边的伙食和气候,肯定会眼巴巴的等着出关回家,趁着他们还有这股子锐气,您可要早做出关的打算啊!
韩信的这番忠心,赢得了刘邦的好感,在他出关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就任命韩信为韩国的太尉,让他统兵攻打原韩国旧地,还向他许诺,天下平定之后,封他为韩王。
再说当时的韩王韩成,因为他留在楚怀王身边,没有跟着项羽一起进咸阳,所以没得到什么好处不说,还不许回韩国,被贬为列侯,最后干脆就被杀掉了。
除掉了韩成以后,项羽得到消息,刘邦派韩信出兵攻打韩国,这还了得,他就把自己的一个旧相识,名叫郑昌的县令,封为韩王,让他带兵去抵挡韩信大军。
这个韩信也是猛人,他是三下五除二就攻下韩国的十座城池,没过多久,郑昌的就扛不住了,他城门大开,向韩信投降。刘邦非常高兴,封韩信为韩王。
在之后的岁月里,韩信追随刘邦是鞍前马后的作战,可一不小心,马失前蹄了。
那一年,刘邦叫韩信和周苛守荥阳城,可楚军的攻势太猛了,韩信实在守不住,就怂怂的向楚军投降了。投降以后,他又逃了出来,重新投奔了刘邦,刘邦正在用人之际,也没追究韩信的过失,重新让他做了韩王。
从此以后,韩信奋勇作战,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平定了天下。刘邦也言而有信,正式的封韩信为韩王,封地就在颍川一带。到此为止,为了区别两个韩信,这个韩信被称为韩王信。
到了第二年,刘邦的皇帝宝座做热乎了,看问题的视角也开阔起来,他心里一盘算,韩王信打仗很有一套,他的封地颍川北面北靠近洛阳,南面挨着宛县,东边临近淮阳,这些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万一他有个什么思想活动,自己就被动了。
刘邦又一想,北面还有个匈奴,时不时的南下来骚扰,干脆啊,就让韩王信往北面挪挪窝,把他改封到太原以北,国都定在晋阳,正好防范匈奴,一箭双雕。
韩王信接到诏书以后,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可这天子之命难以违抗,又不得不从。嗳,他干脆抖了个机灵,为了表达自己忠心不二,韩王信又上书提了个小要求,我这个新封国啊,实在是太靠北,跟匈奴都搭边了。晋阳距离边境太远,我要求把都城放在边境附近的马邑,这样方便防范匈奴人。
刘邦对韩王信的觉悟大加赞赏,同意他把国都放在马邑。
天下正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