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双减政策失败述评

白癜风能完全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404/4603724.html

缓解教育高压成为多国教育改革之重点。近邻韩国“双减”政策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社会发展诉求、教育内卷严峻、社会负担加重为现实背景,以通过推行“平准化教育”和取缔校外补习机构为主要内容,但终究无力扭转教育高压现状,憾以失败告终。研究认为韩国“双减”政策失败原因为其政治体制框架下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必然,基于教育视角可总结为三点:其一,受古代科举与现代高考影响,立身扬名与考试竞争价值体系根深蒂固;其二,“双减”改革治标不治本,教育配套政策建设不完善;其三,社会上升渠道不畅通,劳心者与劳力者差距过大,教育分流运营艰难。韩国“双减”政策失败为我国带来启示,立足于学校教育各主体提出我国“双减”的进一步发展策略:其一,学校深化内在质量建设,破“唯分数”“唯升学”育人导向,探索科学观念达成家校协同育人、共同减负;其二,教师探索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新思路,以德智体美劳综合考评为重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其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尽职到位,树立正确育子观念,注重分流教育、特色发展,不盲目将孩子送往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中;其四,学校丰富课后发展,落实配套服务设置,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人性关怀与深谋远虑。

撰文

季玟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从“教育内卷”“虎爸狼妈”“鸡娃”等词风靡网络,再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地出台,教育培训机构仿佛在一夜之间从“天堂”落入“地狱”,可见我国教育模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齿轮已在旋转,不禁思考“双减”政策到底会给中国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小学生减负”问题自建国初期便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