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版招魂我看它还差得远呢
他本是位矜矜业业的神父,却遭遇了事业上前所未有的滑铁卢。
一次驱魔时由于女孩母亲的心软,导致女孩在恶魔的驱使下跳楼自杀。
事后人人都以为是他害死了女孩。
人言可畏,他的哥哥也因此受到连累。
一家五口不得不搬离原来的地方,住进网上竞拍来的便宜房子里。
《变身》诡异的事情很快便接踵而至。
搬进新家第一个晚上全家人就被邻居家传来的异响搞得彻夜难眠。
次日一早更是发现窗外吊着一只被人剥了皮的死猫。
父亲独自前去理论,满屋腐臭的动物尸骸映入眼帘。
可是等到警察赶来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一家人不知道的是,真正的恐怖,其实才刚刚开始……
——《变身》。
《变身》01
年,一部《午夜凶铃》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让全世界见识到了东方式恐怖的魅力。
此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亚洲恐怖片佳作频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其中中国香港恐怖片善于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将国外电影的精髓融入本土,独树一帜。
泰国恐怖片的魅力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宗教文化。
日本恐怖片的成功则源自于革新的镜头语言以及邪门诡异的氛围营造。
《午夜凶铃》而相比之下韩国恐怖片虽说也经常习惯性地被我们与日本、泰国相提并论,但仔细想来在当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地大放异彩。
拼氛围拼不过日本,走鬼神传说的路数又比不过泰国。
而且其自身太过模式化。
故事走虐心路线,鬼怪背后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悲惨经历。
画面呈现则以明艳的色彩反衬角色内心的无助与绝望。
《蔷花红莲》如此诚然也算独具特色,但却不像氛围恐怖和宗教恐怖那样具有宽泛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可能性,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韩恐创作者们自然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摸索全新的出路。
直到年,一部《哭声》大获成功,也终于让韩恐找到了版本答案。
自此韩恐圈子里掀起了一股宗教驱魔热潮,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哭声》本片就是如此。
凶宅,一家五口,驱魔师,这样的配置让你想到了什么?
没错,温子仁的《招魂》。
事实上本片当年也的确号称是“韩国版《招魂》”,更被韩国媒体誉为“年最恐怖的韩国电影”。
实至名归还是名不副实?
小嗨不敢轻易下结论。
但如果非要和《招魂》比较的话,我只能说还差得远呢。
别急,且往下看。
《变身》02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本片的导演金泓善是个聪明人。
他并没有老生常谈驱魔题材恐怖片千篇一律的附身,而是巧妙地替换成了变身。
二者一字之差便差之千里。
怎么个变身法儿?
深夜小女儿昏昏入睡,被子突然被人扯下,起身查看的一瞬间又被人扯住头发一把按回枕头上。
惊恐间竟然看见父亲站在床头,不怀好意地打量着自己的身体。
可次日一早父亲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在餐桌上有说有笑。
《变身》吃早饭的时候母亲十分夸张地狼吞虎咽,活像个饿死鬼。
不仅凶狠地训斥挑食的小儿子,还打翻自己亲手做的一桌饭菜扬长而去。
丈夫下班回家问她早上为什么发脾气,她却说早上自己根本不在家。
《变身》大女儿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妹妹的脸突然如同恶鬼一般出现在门外。
言语间竟怂恿她杀掉父母。
等她出来想问清楚,妹妹却说自己一直待在房间里从未出去过。
《变身》看明白了吗?
没错,片中的恶魔并不单纯地附着在某个人身上,而是变成某个人的样子混迹于这个家庭当中。
试想一下,一个善于变化的恶魔隐藏在你家里。
它可以随时随地变化成家人的样子与你共处一室,而你却需要时时刻刻提防原本最为信赖的家人。
你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谁会是恶魔,更不知道应该相信谁、如何辨别真假。
家人之间看似牢固的信任彻底崩塌。
一次判断失误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是不是有那味儿了?
《变身》点子很好,可惜导演并没有处理好。
相比温子仁在《招魂》里极尽技术和技巧利用声音和剪辑制造出的一个个宛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恐怖场景,本片在流于表面的短暂惊吓过后并没能给观众留下记忆点。
直白点说就是不够恐怖。
剧情越往后发展就越套路地展现人性的矛盾点,相对精彩的桥段全部以碎片化的方式展现。
看得出来编导非常想表达点儿什么,甚至把对于恐怖片来说最重要的恐怖都抛之脑后了。
《变身》更关键的是影片没有做好本土化的处理。
整个故事的核心内容本质上仍旧是欧美驱魔那一套,完全没有利用好宗教元素在韩国本土的特色。
最后神父的壮烈结局也只是个人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的价值取向罢了。
《变身》这与韩国成熟的工业化制片体系有着直接关系。
制片体系越成熟越容易忽略作品的唯一性。
换句话说流水线出来的东西你还会在意它有什么不同吗?
只能说韩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吧。
(本文由High电影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