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废除了汉字,又改换了首都名,只为
在我国的众多邻国之中,有这么一个国家,其境内的部分河流、城市等名称,都和我国的一模一样。想必很多人已经猜到了,没错,这个邻国就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我国的长江有一条支流名叫汉江,韩国也有一条名叫“汉江”的河流,并且曾经创造的经历高速发展期被誉为“汉江奇迹”。除了汉江,中韩都有名为“江陵”的城市。在“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就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名句。
现如今中国的江陵是湖北省荆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而韩国的江陵则是一个市。但也不难看出,韩国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之深。事实上,历史上的韩国,的的确确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朝鲜半岛上第一个有史可考的政权,是商纣王之兄箕子所建立的朝鲜政权,史称“箕子朝鲜”。西汉初年燕王卢绾的部将卫满又建立了第二个朝鲜政权,即“卫满朝鲜”。但是这个卫满朝鲜并没有存在太久,汉武帝在位时期全力拓土开疆,向南灭亡了南越国。
之后又向西进军,将西域纳入版图,北方不可一世的匈奴也在汉军的兵锋下败下阵来。至于东方朝鲜半岛上的卫满朝鲜,汉武帝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于是在消灭了卫满朝鲜之后在当地设置了“汉四郡”。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朝鲜半岛的中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在当时半岛的南部,还存在着马韩、辰韩、弁韩等三个小部落。后来马韩被扶余人建立的百济吞并,辰韩和弁韩则实现了统一,成为了后来的新罗。三韩的“韩”,便是后来“韩国”的历史渊源。
后来朝鲜半岛上先后出现了高丽、李氏朝鲜等统一半岛的政权,它们都同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交流,其中以李氏朝鲜最为典型。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原本是高丽的一名将领,通过兵变、政变的手段完成了改朝换代。李成桂上位后积极向中国的明朝示好,不仅请朱元璋决定国号,连年号、服饰制度都全盘照搬了明朝。至于其他的制度、文字等,也同样是以中原文明为标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朝鲜半岛都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汉字就是他们唯一使用的文字。
明亡之后,朝鲜迫于实力不得不向清朝称臣,但他们却在暗地里将大明的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使用了年之久,直至清朝末年。在饱受西方列强殖民入侵的近代,弱小的朝鲜沦为了他国砧板上的鱼肉。先是清朝输掉了甲午战争,被迫同意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之后又被日本强行吞并。近代所遭受的屈辱,让这个民族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连同曾经对中华文化的仰慕也成为了他们“历史的耻辱”。因此在朝韩分裂之后,南方的韩国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去中国化”。
韩国首先便取消了首都汉城的中文译名,内部只使用韩语固有词“”来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汉城”中的“汉”字所蕴含的中国色彩太过浓厚。毕竟当年“汉城”这个名字,是李成桂为了表达自己“一心向汉”的决心,跟朱元璋求来的。所以韩国不待见“汉城”这个中文译名,我们也很好理解。在取消使用“汉城”作为其首都的中文译名后,韩国方面并没有确定新的中文译名,因此我国也只能继续沿用“汉城”的叫法。年,韩国方面终于确定了“”的中文译名“首尔”,并且第一时间告知我国。
相比于更改首都的中文译名,韩国还有过更为极端的行为——全面废除汉字。要知道,在公元年《训民正音》正式出版之前,朝鲜半岛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他们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全部都是用汉字书写的。全面叫停使用汉字带来了两个非常大的弊端,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多数韩国人再也看不懂史书了。再者,《训民正音》是类似于汉语拼音一样的文字工具,其“只表音、不表意”的特点也给韩国民众带来了诸多不便。除了改首都的中文译名和全面废除汉字,韩国还曾打算改国名。
众所周知,“韩国”是“大韩民国”的简称,而“大韩民国”的国名又源于清末昙花一现的“大韩帝国”。而在我国的战国时期,也有一个“韩国”存在,这就使得韩国一些比较极端的人士想将“韩国”这个中文译名的简称也一并改了。韩国国内曾有人提议,用英文名“Korea”的发音“考瑞亚”作为中文译名。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提议并未付诸实行。但韩国想要与中国撇清关系的心态,已经昭然若揭了。但无论韩国人愿不愿意承认,历史都是客观发生的事实,一味地逃避无法改变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