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影史票房第一,来了电影工厂
抱歉,厂长推荐晚了。韩国影史票房第一的新片,来了。它就是-----《极限职业》自1月23日它在韩国上映以来,曾连续22天高居票房榜首。截止到本月初,以.57亿韩元(约8.11亿RMB),正式超过《鸣梁海战》.49亿韩元(约8.04亿RMB)。成为韩国影史票房第一的影片。动员了万名观众,要知道韩国人口仅为多万,也就是说,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看过这部电影。而且《极限职业》全片的制作费只有65亿韩元,加上宣传费用总共才95亿韩元,投资收益比高达14.7倍。这也是主演柳承龙继《七号房的礼物》,《光海》,《鸣梁海战》之后,第四部破千万的作品!说实话,本片除了男主来头大点之外,总体配置基本一般,不算豪华系列。导演李炳宪,也只是个拍过两部及格片的生面孔。但就是这样一个演员配置一般的阵容,却意外成了一部爆款之作。更尴尬的是,这款爆款之作,我们也拍过《龙虾刑警》,而且是同一个剧本。当然,这也不属于抄袭,这是中韩两国合作的成果,归属于一个名叫「中韩故事共同开发计划」的项目。简单来说,一个剧本,卖给了两家。更让人不好意思的是,我们有相同剧本的《龙虾刑警》,豆瓣评分只有4.9分。好故事是个金矿,但韩国人挖出了金子,而我们淘出来的,是垃圾。在《极限职业》的故事里,主要围绕韩国警署里的某缉毒小组展开。小组全员一共5人,由高组长领导,柳承龙饰演。只是这一个小组,办事并不是十分的利落,干脆。理想中的缉毒警察抓犯人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帅气的破窗而入,在屋里翻滚一下并拿出警棍。随后,就将犯人三下五除二的按倒在地,并带上手铐。然而现实中的警察却是这样的,执行任务用不起装备,甚至让嫌疑犯误认为是擦玻璃的清洁工......简单来说,就是在抓罪犯的路上洋相百出。罪犯没抓到,自己倒先受了伤。最搞笑的是,哪怕自己从窗户上掉下去,也不敢踢玻璃。因为太穷了!!!为了抓一个涉嫌贩毒的“小鱼小虾”,就能造成街头16辆车连环追尾。紧接着就是被领导训,甚至,整个小组都面临着解散风波。就在这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下,高组长获得了极为有价值的内部线报。只要能破获此次大案,他便有望得到晋升,拿着高额退休金安享晚年。这次大案就是为了抓住一个超大毒贩。为了抓住这个毒贩子,不惜在对面的炸鸡店安营扎寨,监视对方动静。后来,炸鸡店的生意越来越不好,没有办法,他们一个个拿出了压箱底的私房钱,盘下了这所店。破釜沉舟,赌一把。忙内甚至把攒了半辈子娶媳妇的钱都拿了出来。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聊柳成荫。他们的炸鸡店居然火了!经过层层选拔之后,马刑警作为新晋厨神成功上线。他歪打正着靠着秘制配方,将炸鸡做的远近闻名。店里的生意实在是太火了,炸鸡店每天都门庭如市。甚至,成为了来韩游客的必备打卡景点。可是,你们不要忘记了,他们可是警察啊,一边卖炸鸡一边监视罪犯?这不耽误事嘛,由于店里生意太过火爆,以至于他们竟然忙到没空监视毒犯。为了监视毒贩,他们还迫不得已进行了涨价,限购等策略来降低客流量。果然,由于他们的生意太好,人来人往过于嘈杂,所以毒贩子早已转移了窝点。当然,最后他们肯定将毒贩一网打尽,过程厂长就不细说了,这中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五个人身份的变化。他们是警察,也是炸鸡店的合伙人。在当着警察的身份时,他们是废柴,被打发做各种微不足道的,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当在炸鸡店,他们一天内忙到手软脚软,几分钟一个订单。赚钱多,虽然费力,却也讨好。看似无厘头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种选择。选择警察,是忠于职守,凭良心讲话,但他们还是那个废柴。选择炸鸡,是别人认同,别人赞赏,能让生活变好,但背离了职业道德。庆幸的是,在最后他们还是守住了初心。哪怕生意再红火,也坚持不上电视,一旦上了电视,潜伏和监视就会失败。作为警察,抓到毒贩才是大事。默默无闻与一举成名,他们选择了前者,在利益的熏陶下,他们并没有被蒙住双眼。韩国电影总是这样,以小人物的视角来放大整个人文情怀,它能戳中人心,但又不觉得油腻,乏味。本片最令人感动的点是他们一行五人坐在沙发上,致敬《英雄本色》的场面。当片尾张国荣唱的《当年情》一响起,让人浑身都是鸡皮疙瘩。他们有多爱港片,爱看韩剧的宝宝们一定会懂的,看,他们在学我们的电影。而且学到了精髓,只可惜,以前是韩国百般崇拜我们的电影,如今我们却被打脸得好疼。
上一篇文章: 宅在家做什么系列韩国电影你会相信有甜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