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牛津大学人口教授韩国或成为全球首个

三月初,韩国首尔市政府的人口统计显示,去年首尔登记的人口数量为万人,外国居民登记的人口数量是24万人,两者加起来的总人口只有万。

时隔32年,首尔人口跌破千万大关。

韩国人口萎缩的现象早已出现,去年更是首次出现了死亡率大于出生人口的严峻局面。此前英国牛津大学人口教授对于韩国的人口危机也提出过预警,预测韩国或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消失的国家。

事实上,经济发达国家人口萎缩的现象并不少见,同样是东亚的日本,人口增长率也始终在低位徘徊。

韩国的人口危机之所以更加严重,是因为多个不利的因素叠加所致。

人口总基数不占优势

截至到年,韩国的总人口为万,相比于日本1.2亿的人口基数,韩国的总人口还不及日本人口的一半。

人口数量不高,但韩国却是人口密度高的国家。韩国的国土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导致韩国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9倍。

同时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理因素,导致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

韩国绝大多数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和大城市地区,比如在首尔周边区域,人口分布的总数占到了韩国总人口的一半。

这就导致了一个异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人口密度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人口总基数不占优势,导致人口逐渐老龄化后,由于后续无人,从而使得人口断层的局面陡然而现。

尤其随着适宜生育的人口数量降低,老龄人口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现实的不利因素会更加导致出生率的降低,进而使得人口危机出现恶性循环的局面。

别的人口多的国家,因为基数庞大,可以使得危机降临的速度减缓,而韩国因为人口基数小,局面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韩国老年人在上美术课

有人可能会说,只要鼓励年轻人生育,问题不就解决了嘛。韩国政府何曾不想让年轻人多生育,但是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最终抑制了适龄人口的生育欲望。

高昂的生活成本是最好的避孕药

韩国是发达国家,人均购买力为4万美元,相比于日本的4.4万美元要逊色一些,但也丝毫不差。人均购买力虽然很高,然而物价的成本也不低。

根据美世咨询公司(Marcer)对全世界个城市展开的生活消费调查显示,年的时候,韩国首尔的物价水平排名第11位,属于物价较高的城市。

除了物价水平高之外,韩国的房价同样也居高不下。

首尔房价常年居高不下

还在年的时候,首尔每套房子的平均售价就达到了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万。根据韩国的人均收入,一个年轻人要想在首尔买房,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目标。

房价高、生活成本高,但是工资的增长幅度却极其有限,当支出远远高于收入的情况下,人们便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生活成本。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生育,降低生养孩子的成本支出。

韩国跟我国不同,我国大城市年轻人的生育欲望虽然也在降低,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其他地区的生育欲望并没有受到生活成本的影响。

而韩国就不同了,国土狭小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都市圈周围,逃无可逃的情况下,只要生育的欲望降低,就会影响到整体的人口出生率。

韩国农村地区

所以,高昂的生活成本成为了最好的避孕药。相比之下,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欧美,情况要稍微好一些,背后的原因是不同的文化理念导致的。

“内卷化”严重抑制了生育

北欧的挪威、瑞典以及西欧的荷兰等国家,在全球适宜居住地排行榜上常常名列前茅。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教育、医疗、环境等生存环境更优越,还是由于这些地区,人们的奋斗指数不会是爆满的状态,尤其和东亚国家比起来,这些国家的人们看起来异常慵懒。

中日韩三国,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大众从小接触到的,就是要拼命奋斗的教育理念。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因素,跟本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和韩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农耕文明,最大的特点是,不能仅仅靠天吃饭,要想方设法去提高粮食的产量,才能维持生存。

这种理念的背后就是奋斗,古时候东亚地区的一个农民,必须要起早贪黑拼命的劳作,即便是这样,能不能生活得好还是未知数。

这种理念逐渐成为了社会的基底,其他方面的发展也都是按照拼命的模式在进行。最终,人们陷入到了内卷化的模式里不能自拔。

哪怕是到了近现代社会,奋斗依然是东亚这三个国家人民的标签。买了汽车想换更好,买了房子还想换更大的,就像一个越上越紧的发条,内卷化的趋势,不但勒得大众喘不上气,还人为堆高了物价的成本。

欧洲国家之所以不存在这一现象,是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没有陷入内卷化的泥淖中。欧洲人普遍有宗教信仰,按照基督教的理论,周末就应该休息,而不是工作的时间。

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使得民众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时会停下来反思一下内心,而这种观念亦留存到了现代社会。

如今在欧美国家,年轻人不买房的情况很普遍。更不要说,当一个韩国白领在星期天拼命加班的时候,欧洲的年轻人不论有钱还是没钱,肯定是在外面休闲娱乐。

这就是观念导致的生活理念的差异。

数据显示,同样是在房价高涨的情况下,欧洲年轻人买房时的平均年龄在40岁,而中日韩三国的平均年龄差不多提前了10年。

奋斗是东亚人的主旋律,然而也正是奋斗,让东亚的年轻人深陷内卷化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最终,随着内卷化的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不得不舍弃生育的要求。

而在年轻人你争我夺的时候,老龄人口却在持续增加,更为可怕的是,医疗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增加了老年人的寿命,大量社会资源被老龄人口占据的情况下,韩国的年轻人也就没法生育了。

韩国农村传统民居

老而不死是为负担

截至到年,韩国的人均寿命是82,比美国还要高4岁。听起来这是好事,但对韩国自身整体的人口结构而言,老年人老而不死,又是极其严重的负担。

任何一个社会,因为能力的积累缘故,老年人占据的社会财富都要高于年轻人。

而韩国由于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本身的财富都在向老龄人口倾斜,再加上国土面积的狭窄,回旋空间余地不大,最终导致资源过度倾向老年人。

韩国街头的老年人

比如从韩国的农业和粮食成本来看,由于大量的年轻人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年人,在种植和护理上,付出的成本很高,这间接推高了最终的物价,进而在生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再次被压制。

相反,假如人均寿命没有提高,老年人先行过世,大量的资源和财富被年轻人继承,一方面生活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客观上现实的回旋空间也加大了。进而,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就会得到增强。

但是,这种局面在韩国不会出现。

韩国传统的农贸市场

没有移民红利

需要指出的是,老龄化是所有发达国家共同的趋势,那为何偏偏韩国的老龄化成为阻碍人口增长的负担呢?

原因在于,西方的那些发达国家虽然也面临着老龄化的趋势,但不断有外部新鲜的人口在加入。移民西方发达国家,始终是第三世界民众的梦想。

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这六个主要的西方国家,在全球移民友好排行榜上,始终名列前茅。比如在美国,每年有超过万的外来移民,其他几个国家,目前也成为亚洲和非洲等国家移民青睐的地区。

这意味着,即使上述六国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但由于不断有新的年轻人的加入,从而使得全社会的人口结构始终处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何况,这还没有加入六国内本国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如果再加上这一点的话,欧美国家的人口结构会更相对合理。

而韩国就没有“移民红利”,自己的人口结构不断变老,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又在持续降低,最终会侵蚀社会整体的人口结构。

所以综合来说,国土面积的狭小,导致整体人口的承载能力本就不高,老龄化不断进行的趋势下,又在客观上增加了人口置换的难度,进而使得人口结构不断偏向衰老。

与此同时,社会成本却没有丝毫的下降,持续走高的生活成本,成为抑制人口增长的显性因素。这几项不利的原因叠加在一起,使得韩国人口出现了结构性危机。

参考资料

韩国人口危机:生育低谷或使其成为首个消失的国家[N].澎湃新闻,.3.8首尔人口跌回年!牛津大学教授警告:韩可能将成“首个消失的国家”[N].环球时报,.3.4周娟.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的可能性及其意义——以韩国农业为例[J].人口与发展,.6张惠文.韩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及应对措施[J].当代世界,.9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