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拍韩国电影之殇

「来源:|导演帮ID:daoyanbangwx」

年,《寄生虫》夺下当年的戛纳金棕榈奖和隔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死侍”瑞恩·雷诺兹等好莱坞明星甚至在社交网站上疯狂安利本片,这不得不让人感叹韩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速度之快,影片本身的质量之强。要知道,去网上随便搜一下韩国电影史便知道,韩国电影的真正崛起就是这二十多年的事情。年,金大中政府修订了《电影振兴法》,成立“电影振兴委员会”。现在来看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从此之后,《杀人回忆》《共同警备区》《老男孩》《太极旗飘扬》《熔炉》《母亲》《追击者》等日后影响了中国一代青年导演的韩国电影相继被拍出来。

在上周结束的端午节假期中,依然有两部话题度颇高的电影翻拍自韩国电影。如果一个电影市场体量很大,但是原创力有不足,那势必会有很多翻拍电影填充市场。而我们的邻居韩国恰好又是文化相近、电影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国家,所以翻拍韩国电影比翻拍大洋彼岸的电影显得更加“经济实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一种翻拍现象呢?

翻拍电影的陷阱

自年的《暗杀》之后,由于捕风捉影的“限韩令”的出现,直到现在,中国大陆的大银幕上都没上映过韩国电影。虽然中国大陆无缘,但是近几年韩国电影的名号在国际上越来越响,品质也越来越高。任何人都觉得翻拍都比原创来得容易,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模板,即使翻拍出来的品质再差,也会有人买单。

《暗杀》()

但是很多国内翻拍片遭人诟病点的恰恰是“太忠实于成功的模板”,比如前两年因为“技术原因”遭遇过一次撤片的《小小的愿望》,就是对原版电影的逐帧翻拍,导演田羽生对影片做出的改动只是把原片里的“十八禁”内容替换掉。这不是中国翻拍韩国电影第一次遭此争议,年上映的《外公芳龄38》,也是逐帧翻拍韩国原版《非常主播》,引发观众不满。虽然这种“逐帧翻拍”能最大概率地减少犯错,但也造成了许多新问题,诸如与翻拍国现实严重脱节,以及无法满足看过原片观众更高的期待等等。这种“偷懒”、“敷衍”的创作方式,势必会打击翻拍片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小小的愿望》()

而本次端午节上映的话题之作《当男人恋爱时》起码在本土化上,是非常成功的。本片努力剔除了韩国原版的文化氛围,转而加入了很多“台湾味道”。比如片中的对白和歌曲出现大量闽南语,原版的炸鸡店改成台式奶茶店,甚至还有本土的“黑帮文化”和“台客”生活方式绝妙地融入进剧情里,都让本片在一众生硬翻拍电影中显得出挑,也能看得出创作者努力适应本土市场的满满诚意。但是很可惜,导演的努力到这里也就为止了,在影片的价值观上并没有比韩国原版更进一步,依然保守陈旧,并且剧情在影片中后段想当然地落入俗套。所以说,翻拍电影的“本土化改编”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是两条很重要的大腿,缺一不可。

《当男人恋爱时》()

我们究竟要从韩国电影身上学什么?

除了爱情片和喜剧片,韩国犯罪片也是最受中国导演欢迎的,可以说如今的中国青年导演是看着韩国犯罪电影长大的。《杀人回忆》引得无数后来人致敬模仿,中国这几年的《黑处有什么》《暴雪将至》等片都打着“中国版《杀人回忆》”的旗号,足见奉俊昊这部犯罪经典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但是中国电影不能一味模仿或是逐帧翻拍韩国电影。我们还是要想清楚,中国电影究竟要从韩国电影身上学什么。

韩国电影的崛起,首先是因为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年韩国在那场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为了摆脱困境,找到新的支柱产业重新在亚洲立足,韩国瞄准了文化产业。隔年,韩国就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紧接着在年,就出现了开头说过的那一幕:金大中政府把文化产业作为立国之本,修订了《电影振兴法》,成立“电影振兴委员会”。旨在废除繁冗的电影审查制度,为电影人提供更宽松的创作环境和资金支持。日后韩国电影的腾飞,已经在这里做好了铺垫。

导演奉俊昊与韩国总统文在寅

其次,韩国不仅有洪尚秀、朴赞郁、奉俊昊等创作力依旧旺盛的老导演,忠武路每年还贡献大批有才华的年轻导演。我们在看这几年排在票房榜前列的韩国电影时,不难发现,很多都是由新导演或者是只拍过一部电影的导演拍摄的。比如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辩护人》《恐怖直播》《捉迷藏》《新世界》《道熙呀》这些高分佳作,都是当年韩国新导演的处女作。韩国导演为什么能够一鸣惊人,一出手就能拍出成功的商业片?我们还是要从韩国最基础的电影教学开始看,韩国的电影院校最重视实践。甚至在韩国某些电影高校学习电影的时候,一定要拿到一个有分量的电影奖项才有资格毕业。根据笔者询问与查到的资料显示,以《太极旗飘扬》的导演姜帝圭的母校,韩国中央大学为例,导演系的学生为了拿到硕士学位,在就读期间除了要修满毕业所需的学分之外,一定要拿到具有分量的短片电影奖项才能毕业。在这种“严进严出”的教学体制之下,每一位招进来的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对电影艺术产生敬畏之心,并不断逼迫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艺,从而让韩国电影集聚大量坚实的后备力量。

再者,韩国导演非常重视剧本的打磨。剧本没有写好的情况下,等个三到四年不开机都是常态。以导演罗泓轸为例,从他的处女作《追击者》到《黄海》只用了两年,后来的《哭声》就间隔了将近六年。而《哭声》上映之后,我们已经整整五年没有听闻罗泓轸再执导筒的消息了,前段时间才传出他监制、编剧了一部泰国恐怖片《灵媒》,将在今年上映。虽然说影迷们等罗导重新坐上导演椅等得心急如焚,但是作为创作者有这种不将就、沉得住气的态度还是很令人敬佩,这样的创作者才更值得期待。

最后,韩国电影的工业化也值得我们注意,忠武路如今已经全盘学习好莱坞的发展模式。所谓工业化,就是分工越来越明确,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韩国电影人的设备与技术相关的工作人员,越来越专业化、规模化、体系化。从上游的制片、导演、编剧、摄影,到下游的场务、场工、美工等职位的链条也越来越清晰明了,如今的韩国剧组甚至细分到每一盏灯都有编号和负责人员。另外,即便现在中国大银幕上没有韩国电影,但是大部分国产片的视觉特效还是请韩国团队制作的。其中远有《集结号》《龙门飞甲》,近有《晴雅集》。韩国特效团队的低价、高效、效果好,已经在业界有口皆碑。上述的例子表示,他们的特效公司不仅能够满足本国电影的使用,还可以持续输出到外国,这是韩国电影高度工业化的一个明证。

在年《寄生虫》横扫金棕榈和奥斯卡之后,韩国电影已经达到一个全新境界。除了能在亚洲称霸一方,忠武路的电影制作理念以及电影团队的专业程度,足以在世界电影舞台上站稳脚跟。所以韩国电影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如果只是“图省事”的“换汤不换药”式的翻拍,恐怕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F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