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火面积超韩国面积面对森林野火,加拿大可
加拿大森林消防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7月26日,加拿大全国累计发生处火灾,累计过火面积已超12.1万平方公里,过火面积超过了韩国国土面积,更是我国-年累计森林火烧受灾面积的7.5倍。
加拿大野火情况
不止加拿大,希腊、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克罗地亚、土耳其、叙利亚等国也是极端林火频繁发生。过去几年中,极端林火也是发生频繁。年亚马逊林火,10个月过火面积超9万平方公里;-年澳大利亚大火,一年间过火面积24.3万平方公里;年俄罗斯大火,过火面积18.16万平方公里。而加拿大的火烧季节通常将持续到10月份,此次林火火势有可能继续蔓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森林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大概是加拿大森林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约为24.02%,如此广泛的森林分布虽给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但多年来,我国在林火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降低了林火的发生率和灾害损失,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根据估算,-年我国林火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万吨,仅占全球每年野火排放量的0.2%,展现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我国森林火灾防范上做了什么操作,可以实现今天这般成就?
“防患于未燃”——火灾监控
首先,我国在火灾的防控监测上下足了功夫。采用了人防+技防+物防综合监测森林火灾方式防范火灾。
智慧平台
“技防”,是利用我国现代化数字监测技术。通过AI智能算法、云计算、大数据、GIS地图等信息技术,实现森林防火智能化监测告警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告警功能,及时掌控林区内早期火情动态,大幅提高预防监测能力,在森林早期火情监测、告警以及火灾扑救过程中发挥作用。
不仅如此,我国部分森林监测系统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火灾侦测预警系统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烟火识别分析。
系统中心平台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发生的火情、火警区域实现定位,并实时做出分析判断,确定扑救方案,将火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还可以提供最近扑火队前往火情点的最短路径、通往现场的主要道路和通行能力、防火隔离带的位置和隔火能力、赶赴火场的时间等重要信息,指挥员可以在监控中心进行远程调度指挥。
在我国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的监测系统中,在航空护林飞行结合应用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使得森林防火中的两种高科技手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对森林火灾高、低空的全方位、高密度监控,增强了对其预防和扑救能力。
火灾救援——救援装备
今年成都的森林火灾中,面对四川断崖峭壁的森林场景,人员救援困难的情况下,采用消防无人机、森林灭火炮、红外夜视仪、外骨骼机器人等救援特装装备展开扑救。
高空救援
面对浓烟滚滚,难以靠近扑火,消防救援队伍采用了森林灭火炮系统远程集群式发射灭火弹,及时灭掉悬崖上烟点。
森林灭火炮
如若需要侦察森林火灾情况时,可以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夜市仪、便携式穿透成像仪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运用探讨,侦察火场火点、夜间侦察、以及实现透烟、透火成像需求。利用无人机实现高空立体侦察,实时直播灾害现场,绘就火场3D态势图。
无人机还可以采用“蜂群”作战模式,弥补无人机在载重、处理能力的不足,采用多机型、多层次联合作战,达到最佳灭火效果。
地面救援
降低疲劳高效神器,外骨骼机器人。在抵近灭火工作时,消防救援人员可穿戴外骨骼救援装备进行火场近距离扑救工作。外骨骼应急装备能够有效降低负重机动中人体代谢能耗与局部疲劳度,降低疲劳损伤风险。
安全保障——消防机器人,消防机器人有着极强的拖拽能力,代替人工拖水带快速向火灾点行进,还可以有效面对高温、有毒、缺氧、易爆和浓烟等各种危险复杂的环境,无人机可在人力所不及之处充分发挥作用,有助于减少消防人员的伤亡。”
消防机器人
消防机器人本身会携带各种仪器,对前方灾情进行记录反馈,为后方指挥提供决策依据,为后期事故分析提供依据;为救援提供协助,比如高穿透性的灯光、通信中继、救援运输、破拆、排风等。
未来消防机器人逐渐趋向智能化,提高机器人自我感知能力及自我执行能力。而且将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自我提升,可以计算火灾情况并制定灭火计划,组织局部自动化灭火救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