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2岁到韩国名校读研,因疫情滞留韩国,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王天,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如今生活在韩国。

初中时迷上韩剧,韩剧里浪漫的场景,帅气且深情的欧巴,让我对韩国充满了好奇。大学毕业后,我就去了韩国留学。

我领略到了韩国校园的发表文化,从中受益匪浅;也感受过韩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难以想象他们会有那样的想法;也领略过韩国美好的小资情调……韩国,一个让我讨厌不起来也爱不上的国家。

(年回国时,和父母在老家合影)

我老家在江西九江牯岭镇,属于庐山风景区。在小镇,抬眼就是青山绿水,盘山公路环绕其中。镇上还很多民国时期留下的欧式建筑、教堂点缀其中,云雾缭绕时,就像仙境一般美好,那是我最舍不下的故土。

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我还有个小一岁的弟弟。我从小就爱折腾,喜欢往外面跑,可父母从来不过多地拘束我。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品行好就行,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做父母本不应该过多干涉。回头想想,有这样开明的父母,真的很幸福。

(在韩国读研究生,毕业时和好朋友一起拍纪念照,庆祝毕业)

读初中的时候,我第一次看韩剧,一看就陷进去了。《对不起,我爱你》、《蓝色生死恋》、《那年冬天,风在吹》、《来自星星的你》这些热门韩剧我都看过。苏志燮、赵寅成、玄彬、孔孝真、金秀贤这些韩国明星,更是头头是道。韩剧里有很多浪漫的场景,看多了,我也喜欢上了韩国,总想以后去韩国看看。

从暨南大学本科毕业后,我跟父母提出想去韩国留学,他们爽快地同意了。我担心去国外后,如果父母有事,我不一定能马上回来,弟弟拍着胸脯说:“姐,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家人的支持,让我得以安心出国。年夏天,签证和入学的事都办好了,我踏上了韩国的土地。

虽然我喜欢韩国,但并没有系统学习过韩语,只从韩剧里零星学了一点日常用语。到了韩国才发现,自己的韩语水平完全不够用,所以在正式入学前,我还得先到语言学院系统学习韩语。这期间,有许多难忘的回忆。

(在暨南大学读本科时,我还是个不太会打扮的小姑娘)

韩国大多是私立学校,宿舍很少,想住宿舍得预订,还不一定能预订上。即使留学生能优先申请,也只限于第一个学期,后面照样得跟其他学生抢宿舍。所以我们留学生大部分都选择了在外租房,自然也不存在室友。

身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和外国同学没什么交情,身边又没有熟悉的玩伴,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感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波涌来。但我并不后悔出国,毕竟年轻,不出来闯闯,怎么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呢?

我性格比较开朗,过了一段时间,就在语言院结识了几个闺蜜,自称六人组。课余时,我们经常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去首尔各个网红景点打卡,一起去韩国街头的小店吃韩国美食,一起去海边看日出,然后吃海鲜拉面……那段青春飞扬的日子,六人组之间弥足珍贵的友情,是我在韩国最快乐的回忆。

我在语言学院学习期间,还发生了一件特别好玩的事,那就是进教会。韩国是个多宗教国家,特别是首尔这样的大城市,几乎10米、20米之内就有一座教堂,各种教会都有。

(在国内时,我会定期去珠海的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做志愿者,坐在我身上的就是一个自闭症的小朋友)

教会人员还会用各种方式向其他人传教,可以说防不胜防。一次,学校来了几个教会的阿姨发传单,邀请我们去教会玩,还说可以教韩语。以前在国内,我从来没接触过这个圈子,一来是好奇,二来也想多和韩国人接触,练习韩语,就跟那些阿姨去教会玩了一段时间。

教会里面,大家都互相称为兄弟姐妹。每周六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午餐、读圣经、唱颂歌等等,有时还会搞家庭运动会。我在教会里认识了一个韩国阿姨,她带着一家人都进了教会,每次教会有活动时,阿姨都会带上全家人,开车来接我去教堂,态度特别亲切,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但时间久了,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因为这个教会聚会时从来不在地面进行,而是租了一个地下室,整个环境很压抑。而且教会里不允许男生和女生有过多接触,只提倡同性交往,就像回到了封建社会一样。对我来说,这种教规是非常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

(首尔大教区主教明洞天主教堂,这是韩国最早的本地教堂)

我还看到过一个教友做祈祷时又哭又喊的,动静特别大。我听不清他在哭喊什么,只觉得那种状态很吓人。我还听说,有的韩国教会创立了自己的教义,读的《圣经》并不是原版,而是修改过的。我并不太懂这些,但害怕被他们精神控制,后来就不再去了。

有了这些和韩国人打交道的经历,我的韩语水平飞速提升。和我一起进语言学院的同学,大多要学一年至一年半,韩语才能过五级,然后升到大学院。我只用了九个月,就以韩语六级的成绩顺利升到了成均馆大学院经营系。

在这里,我领略到了和国内截然不同的上课风格。这里的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也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授课方式:发表。我很难用一个准确的中文词汇来定义“发表”,它包括了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学习成果汇报等一系列事情。

通常是教授布置课题,学生自由分组,先分工合作。到约定的时候,小组成员会把自己研究的部分汇总,共同讨论有争议的地方。到发表那天,大家轮流使用PPT向教授宣讲学习成果。

(和语学院的小伙伴一起参加高丽在学的校庆,那时很快乐)

记得第一次发表时,我们小组有三位中国人,两位韩国人,还有一个越南人。小组讨论时,要是一着急,就会下意识地说自己的母语,中国话、韩国话、越南话乱飞,特别好玩。

我们教授上课是比较严厉的。记得正式发表那天,我很早就把PPT和发表文准备好了,还是很紧张,起了个大早,不停地念发表文。结果发表后,教授对我们的发表内容很不满意,把我们整个小组都劈头盖脑地批评了一顿。搞得我后来一见到这位老师就生理不适。

我们几乎每学期,每门课都有“发表”,而且发表的分数会统计入期末成绩里,可以说这是留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每次发表都像一场“战斗”,非常锻炼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这也让我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很多。

在韩国呆久了,我发现越是处于社会底层,从没有去过中国,也没了解过中国的人,对中国的偏见越多。还在读语言院的时候,为了练习韩语,我陆续在炸鸡店、便利店打过一些短工。有段时间,我在一家百货商店的鞋柜兼职,隔壁铺位的韩国小哥哥和我熟悉起来后,经常趁店里没客人的时候跟我聊天。

(在韩国传统烤肉店里吃冷面和烤肉,韩国的冷面真的很大一碗)

他每次看到穿得很花哨、大包小包买东西的人,都会带着一种嘲笑或不屑的神情地说,那肯定是中国人。有一次还问我,你们中国人是不是从来不刷牙,很少洗澡?我难以想象,他们对中国人竟然有这样莫名其妙的认知。而学过中文,或者去过中国的韩国人就不会有这种偏见。

再后来,我进了一些公司做实习生。这在韩国是很常见的,有的韩国学生还会休学一两年,去大企业实习,实习完后再回来准备毕业的事。因为这样实习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后正式找工作时会是很大的加分项。

因为实习,我也申请了延毕。两年半后,我毕业进了一家传媒广告公司,正式开始了打工人的生活。在这家公司,我充分领略到了韩国的前后辈文化。

韩国是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儒家文化讲究上下尊卑、长幼有序,这些思想在韩国就演变成了前后辈文化。在学校,先入学的是前辈,后入学的是后辈;在公司,先进公司的是前辈,后进公司的是后辈。

(年辞职后,和朋友去庆州旅行,就是给辞职来个仪式感)

读书的时候,师兄师姐,也就是前辈们对我们这些留学生比较友好,大家忙着学习,也没有刻意强调这种文化,我的感受还不深。到这家公司上班后,顿时深深地感受到了前辈们的“威力”。

后辈见到前辈,要用鞠躬的方式打招呼,要用敬语称呼前辈,除了这些基本操作,工作中还得无条件服从前辈的安排。我在公司是年龄最小的后辈,经常被前辈们支使得团团转,有些根本不属于我工作范围也甩给我,工作量特别大。

可我就算心里不服,也不太敢表现出来。因为只要和前辈产生冲突,其他人都会站在前辈那边,没有人会帮我。面对那些前辈,我有种见到甲方的感觉,总担心下一秒就会被甲方挑剔、教训得体无完肤。这对喜欢自由的我来说,太压抑了。

而且在这种老旧传统的韩国公司里,我们这些外国人头上就像有块透明的天花板,是很难升职的。就算个人工作能力很强,可奋斗十几年,也只能当一个小组长、小科长之类的。所以很多优秀的国人会放弃进韩企,而是选择在这边创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年时,我用3天2夜的带薪假期去一个小岛旅行)

在这家公司,我看不到丝毫未来,就像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只能按事先订好的程序朝前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以一年合同期满,我就立即辞职了。按韩国劳动法规定,拿到两个月的工资,也就是退职金后,我回了一趟国。本算回国看看父母,就回韩国收拾行李,准备签证到期后就回国。

可人算不如天算,2月后回到韩国,因为疫情,我暂时回不了国。在家呆着无聊,我就通过网络找工作,投简历。也许是因为前面的工作经历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加上一点好运气,一个月内,我陆续拿到了四个offer,有大牌的化妆品公司,也有韩国朋友开的公司。最后,我选择了一家年轻的公司面试。

这家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就从几十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了近快人,市场已经扩展到了海外,发展速度很快。在面试的时候,我感到这里和上一家公司的氛围完全不同,前辈们比较随和,大家能相对自如地沟通,没有那种森严的前后辈之分,而且也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就决定再留下来试一试。

(去韩国木浦旅行留影,那里是很多韩国电影的取景地)

我进的是海外营销部,负责是潮牌、服装设计的推广。我本身对穿搭就感兴趣,平常也会拍一些相关的短视频。对我来说,这份工作特别棒。就算旺季时要加班,我也乐在其中。

韩国也有美好的一面。这里有超级多的咖啡店,有连锁的,也有个体网红咖啡店,随便找一家进去都是人满为患。咖啡店还有很多有颜值又美味的甜品、果汁,在店里喝一杯,和朋友聊聊天,偷得浮生半日闲,很有一种悠闲假日的感觉。

还有很多街头小吃店,大多都收拾得很干净,装修也有很有格调。紫菜卷,辣年糕,拉面,猪排饭……价格亲民。对一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有什么比逛吃逛吃更快乐的事呢。

韩国的医美非常普及。医院很多,竞争很激烈,价格自然透明,无论是想做便宜实惠的,还是想做贵的,都有非常多的选择。医院就跟我们医院看病一样习以为常。很多韩国人18岁成年时,父母送给他们的成人礼就是一份整形基金。

(韩国有很多特别的咖啡店,这是一家画画咖啡店,点完咖啡可以店里画画,感受一下艺术氛围)

时间久了,我也被“同化”了。我皮肤不太好,容易长痘,脸上还有不少痘印、痘坑,以前胆子很小,医院处理皮肤问题。来韩国后,被韩国的医美氛围带动,陆续也做了不少不动刀子的施术项目,比如说激光除痘、激光美白嫩肤肌。不得不说,医美的确很有用。

大部分人韩国人的妆容、发型、穿搭都非常讲究。就算出门要戴口罩,照样会好好化妆。在公交车、地铁上化妆已经成了韩国女生的基本功。我曾见过一个阿姨站在地铁口化妆,真是佩服她的定力,和那份人来人往中的泰然自若。

男生同样会做皮肤保养,有的男生化妆品、保养品琳琅满目比女生还齐全,还有的男生出门会化点淡妆。在韩国,爱美从不是女生的专利。

医学流行,导致相貌这事在韩国变得特别内卷,也带来了另一种韩国文化:容貌至上。如果我收拾得漂漂亮亮地来上班,大家也会对我比较客气。要是哪天没收拾就来上班了,大家看我的眼光都会有些奇怪,好像在说,她怎么这样就出门了?也许对韩国人来说,漂亮本身,既是实力的一种,也代表着一种人生态度吧。

(年3月首尔时装周,我作为嘉宾被邀请出席活动,还进行了直播宣传)

爱美的韩国人,内心深处其实并不热情。他们表面上跟谁都和和气气,上班时跟你有说有笑,可一下班,大家就成了两条平行线,基本不来往,更别说交心了。这本是职场常态,只是让身在异乡的我,更加怀念从前在国内热气腾腾的生活。

在韩国生活数年,我感受过这片土地美好一面,也领略过它不那么美好一面。我从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不会保养的“土妞”蜕变成了韩国女孩那样精致的模样。然而,华灯初上,首尔的万千灯火,没有一盏为我而留。

我的根始终在中国,那个小而美的小镇才是我最深的牵绊。等疫情结束,就是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的时候。那时,我将开启另一段人生。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

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2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