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供需失衡的中文儿歌吧

近日,很多网红主播纷纷走上街头,专门找小朋友唱《孤勇者》“对暗号”。有意思的是,还往往能引发回应,甚至引发激情澎湃的大合唱,《孤勇者》甚至被称为“人类幼崽的巴浦洛夫实验”。

当然段子归段子,但也有家长指出,孩子们直接跳过了儿歌的熏陶进入了流行音乐的世界。

细数下来,除了《小燕子》《春天在哪里》等经典儿歌,就是《学猫叫》《听我说谢谢你》,国内几代人的儿歌歌单似乎很久没更新了。而导致中文儿歌这般“失声”的原因又是为何,未来的前路又怎样?

中文儿歌,野蛮生长

说起中文儿歌,其实已有超越三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列子》中就有记载的《康衢童谣》,被普遍认为是最早的儿歌。汉朝时,又出现了以儿童生活纪实、日常知识为主的儿歌,比如《天降大雨》。到了明清时期,儿歌进一步发展,更加有趣味、通俗易懂且讲究押韵。这种特点,也一直影响到了后世的儿歌。

民国时期,随着音乐家黎锦晖投身“国语统一运动”,想要用学唱歌的方式在儿童之中普及国语,于是创作出了到现在仍在传唱的《小兔子乖乖》;而由聂耳创作的《卖报歌》也诞生于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儿歌创作迎来了全新际遇,《让我们荡起双桨》《丢手绢》《小燕子》等至今脍炙人口的儿歌作品,均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

到了80年代,儿歌创作进入高峰期。在这个时期,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引进和制作的动画片走入大街小巷,《黑猫警长》《舒克与贝塔》等动画同名主题曲在当时成为儿歌主流。此外,美国动画片《蓝精灵》的同名中文主题曲,还是那时第一首由中国完全原创的配套主题曲,获得了首届全国少儿歌曲作品比赛银奖。

年以后,在当时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这一时期流行的儿歌大多还伴随着浓厚的两岸交流影响的时代特色。像《世上只有妈妈好》是经由台湾电影引进大陆被熟知;而《小螺号》则是在受到第一批进入大陆的台湾流行乐启蒙下写出的原创儿歌,年,这首歌还获得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流行金曲勋章。

等到千禧年之后,儿歌创作逐渐陷入疲软期。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少数动画片仍在创作和使用儿歌类主题曲,更多则趋向流行音乐,比如《神兵小将》主题曲便是歌手王心凌演唱的流行歌曲《梦的光点》,《宝莲灯》主题曲则是李玟的《想你的天》。

另一方面,流行“神曲”也在开始“侵入”儿童世界,以口语化的歌词、洗脑的旋律,逐渐取代儿歌的地位。例如红遍华语地区的《小苹果》和《青春修炼手册》。

来到近年短视频蓬勃发展的时期,儿歌创作则有些喜忧参半,网络热歌成为取代儿歌正统地位的存在。

《海草舞》《学猫叫》这类口水歌曲成为儿歌流行标杆,《你笑起来真好看》《听我说谢谢你》这类新时代儿歌也在二次创作的加持下成为现象级儿歌,失去了儿歌的意义,反而倒逼了流行。

中文儿歌为何“失声”?

相比一片繁荣的海外儿歌市场,倒是与中文儿歌的“失声”形成了对比。

金牌童星制作人陈爽就曾表示,如果说中国的流行音乐比欧美晚了20年,那么中国的儿童音乐至少比欧美晚50年。

从内容来看,中文儿歌存在缺少潮流性、制作粗糙的特点,主要原因来自于人才的断层。比起流行歌曲的火热,儿歌实属冷门,这就导致年轻的音乐人不愿写,老去的音乐人无法跟上新潮的脚步,最终儿歌不够贴近儿童生活,无法引起儿童兴趣。

相较之下,海外儿歌市场的发展环境更友好。在韩国,儿歌借助于偶像产业的发展进行创作,如韩国SmartStudy公司便是合作知名偶像音乐制作团队进行儿歌创作,原创儿歌占总儿歌量的70%;还会与年轻偶像合作,带动对儿歌创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7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